资本市场网
ad1
ad2

工业软件盈利面超八成,行业生态待“破壁”

来源:证券之星  时间:2024-11-08 22:56  阅读量:17703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工业领域的时代背景下,工业软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成为推动工业创新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从多家工业软件上市公司三季报来看,绝大多数企业实现营收增长,行业盈利面达八成。收入规模上,业内上市公司平均营收约为30.66亿元。

尽管营收数据呈现出一定的增长态势,但行业内部的格局并未因此发生根本性转变,行业生态依旧制约着工业软件产业迈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长期以来,工业软件企业普遍处于分散孤立的状态,这种各自为营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业软件产业的整体进步及其对工业领域的赋能潜力。这一现状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

一家工业软件上市公司的高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工业软件与通用IT软件有着本质区别,它需要深入理解和融入工业应用场景背后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不同垂直领域间的需求差异巨大,这构成了工业软件特有的行业Know-how壁垒。”

但如今,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构建一个协同融合的工业软件生态系统,实现从分散孤立到生态共建的根本性转变,已成为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

前三季度盈利面达八成

银河证券研报显示,截至11月3日,20家工业软件企业均已发布2024年三季报。报告期内,营业收入方面,营收均值为30.6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99%;其中,17家收入增长,3家收入下滑。

其中,增速大于20%有3家,分别为索辰科技、柏楚电子、概伦电子,同比分别增长59%、31%、26%。

上述公司归母净利润均值为3.5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61%;其中,16家盈利,4家亏损,11家公司为增长,9家公司下滑。

归母净利润增速大于20%的有6家,分别为品茗科技、中望软件、普联软件、容知日新、科远智慧、柏楚电子,同比分别增长189.97%、159.69%、148.36%、116.61%、75.34%、26.84%。

毛利率方面,毛利率均值为55.11%,较去年下降1.75个百分点。

费用方面,20家企业期间费用率均值为57.61%,较去年同期下降0.27百分点。其中,普联软件、品茗科技、容知日新分别下降25.8、14.93、14.63个百分点,控费效果显著。

产业规模方面,工业软件产品收入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工业软件产品收入1811亿元,同比增长8.2%。

中泰证券分析师表示,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近年来稳步扩展,2023年市场规模达2824亿元,未来仍有望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

部分工业软件企业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增长不易,海外业务成为新的增长极。

比如,CAD厂商中望软件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12亿元,同比增长10.11%;归母净利润1076.82万元,同比增长159.69%;扣非净利润亏损9485.41万元,上年同期亏损6910.1万元。

中望软件高管在近期业绩会上指出,第三季度是公司倍感压力与挑战的一个季度。

“在全球宏观经济环境持续震荡下行的大趋势下,无论是国内或是海外的客户,均延续了过往相对保守的正版软件采购意愿。尽管如此,凭借年度版本产品的逐步推广,以及销售能力的持续优化,公司仍然在第三季度实现了相对平稳的业绩增长。”公司高管称。

另一家CAD厂商浩辰软件也是前三季度营收约1.98亿元,同比增加1.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469万元。

浩辰软件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国内软件业务受部分下游行业周期性波动影响,收入总体较同期有所下滑,公司已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策略性调整营销方向,通过聚焦优势行业和重点客户,共建行业生态,以优化国内收入结构,带动国内软件业务企稳回升。

该公司同样将出海视为重点。上述负责人指出,尽管由于全球宏观经济下行、地区市场需求波动以及汇率变动等原因,公司来自海外的营业收入增速较上半年有所下滑,但随着新版本产品客户验证工作的推进,以及海外品牌影响力的持续增强,公司海外业务或仍保持较好增速。

从各自为战到生态共建

虽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行业“小而散”的现象仍然存在。

据了解,与软件业其它细分领域相比,工业软件行业的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普遍较小。

大部分企业在资金、技术和市场份额等方面相对较弱,缺乏行业领军企业来主导和推动工业软件生态的构建。

众多中小工业软件企业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强大的合力,在与国际大型软件企业竞争时处于劣势。

低产业集中度导致资源分散、重复研发现象严重,无法实现规模经济效应,阻碍了工业软件生态系统的快速形成。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形?记者多方采访和调研了解到,这与行业差异显著以及需求层次参差不齐有关。

一方面,工业涵盖众多细分行业,如汽车制造、机械加工、电子信息、化工、生物医药等,每个行业的生产流程、工艺特点和管理模式都存在巨大差异,对工业软件的功能需求也各不相同。

例如,汽车制造业对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管理软件有较高要求,注重虚拟装配、生产线仿真等功能;而化工行业则更关注过程控制和安全管理方面的软件,需要精确模拟化学反应过程和监控生产环境参数。

这种行业间的多样性导致工业软件企业难以开发出一套通用的软件产品来满足所有行业的需求,必须针对不同行业进行定制化开发,增加了市场开拓和产品研发的成本与难度,限制了工业软件生态的规模化发展。

另一方面,工业企业规模大小不一,从大型跨国企业到中小企业,其在资金实力、技术水平、管理理念和信息化基础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大型企业通常有能力投入大量资源进行信息化建设,对工业软件的功能、性能和安全性要求较高,可能需要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而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有限、技术人才匮乏,更倾向于选择价格低廉、操作简单、功能相对基础的工业软件产品。

因此,工业软件企业需要满足不同规模企业的多样化需求,但这对于企业的研发、营销和服务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市场需求的碎片化亦使得工业软件生态难以形成统一、协调的发展格局。

面对如此困境,需各方协同发力。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工业软件企业间加强合作势在必行。例如,可通过建立产业联盟的方式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鉴于行业需求具有显著多样性,企业应着重产品的模块化与定制化开发,即打造通用核心模块,并依据不同行业及企业需求灵活配置和定制,同时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以其需求为导向开发前瞻性产品,进而逐步推广。

“在此过程中,政策引导十分必要,比如出台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引导构建公共研发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共享服务,并且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激励企业创新,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此外,人才培养也是重中之重。”受访人士指出,唯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切实助力行业蓬勃发展。

编辑:叶子琪

图文